铟是一种稀散金属,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,主要作为铅、锌冶炼的副产物获得。随着新型显示器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铟的需求量逐年攀升,其市场价格也长期保持在高位。
在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超清电视的光滑屏幕背后,ITO靶材(氧化铟锡)是赋予其透明导电魔力的核心材料。作为ITO靶材的关键成分,铟(In)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全球万亿级显示产业的命脉。然而,这种稀散金属的地缘分布不均(中国储量占全球70%以上)和原生矿产的有限性,使得铟的回收再利用不再是环保课题,更成为保障产业、实现供应链韧性的“闭环”革命。
在分离铟和其他金属和材料时,可以采用几种方法,包括选择性溶解、溶剂萃取、离子交换和沉淀。选择性溶解使用化学浸出剂选择性地溶解铟,而保持其他金属和材料不变。溶剂萃取使用有机溶剂选择性地提取铟。离子交换则通过树脂吸附铟离子,同时留下其他离子。沉淀法使用化学试剂使铟从溶液中沉淀出来,而将其他金属和材料留在溶液中。
铟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作为稀有金属,铟以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。其中,铟锭因其出色的光渗透性和导电性,成为生产ITO靶材的主要原料,这一应用占据了全球铟消费量的70%,是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生产的关键。此外,铟在电子半导体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,消费量占全球的12%。同时,焊料和合金领域对铟的需求量也不容小觑,占比同样达到12%。另外,由于其质地柔软,铟还被用于某些需填充金属的行业,如高温下的真空缝隙填充。研究行业也占据了6%的消费量,展现了铟在科研领域的潜力。总的来说,铟元素以其多样的用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,在工业生产中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。